文明5在线百科
文明和领袖
巴比伦

领袖:

特色单位:

特色建筑:

巴比伦

历史

巴比伦与其说是一个新文明,不如说是(位于现今伊拉克南部地区的)“新月沃土”之上以乌尔城为中心的原苏美尔文明的复兴。巴比伦是由许多城邦联合组成的,并以它们的首都巴比伦城的名字命名整个国家。(帝国建立之前,巴比伦城至少在公元前24世纪就已存在了。)

地形与气候

巴比伦位于“新月沃土”——即沿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谷的肥沃土地,向西延伸到地中海直至现今的以色列。新月沃土不但拥有两条古老河流带来的灌溉条件,还是三块大陆——非洲、亚洲和欧洲——之间的交通要冲,生长着来自三地的各种昆虫、植物和野兽。使得这一地区具有世界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生物多样性。也意味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能够尝试种植和驯养各种植物和动物,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一地区的人类文明发展得如此快速。

古巴比伦帝国

公元前1728年,在汉谟拉比的统治下,巴比伦城和整个巴比伦地区开始从最初的混乱无序状态发展成为当地文化、贸易和宗教的中心。作为古代七大奇观之一——空中花园的所在地,巴比伦成了古代世界的明珠。汉谟拉比是统一的巴比伦第一个为今人所知的统治者,同时也是它最伟大的立法者。“汉谟拉比法典”逐条列示了各种犯罪行为及其应受的惩罚。国民的行为是否有罪不再由法官和贵族个人随意决定。巴比伦人的法典是如此完备,以致于其中规定的法律和政府体制在巴比伦帝国存在的整整1200年间都罕有变动。

文字记录和数学

与其所继承的苏美尔帝国很相似,巴比伦也是一个狂热的资料记录者的国度。这种状况从汉谟拉比开始,一直持续到帝国在居鲁士和强大的波斯帝国手中解体为止。每一笔财务帐目、每一次法庭判决、每一份合同,几乎每一个可以被写下来的事情——都被记在了泥板上。由于有着和日常生活中差不多每个方面都相对应的法律,极大量的资料被记录了下来,而且其中很多已经在现代被发现、被挖掘了出来。研究人员甚至还找到了一些和现代的放大镜很相似的光学仪器,那些资料记录者可以用它们写出更细小的楔形文字,这样就可以在一块泥板上记下更多的信息了。

尽管政权多次变动,巴比伦人的教育水平却异常地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一些科技上的成就,比如六十进制计数法的创造,一直到今天仍然被使用着。一小时有六十分钟,一分钟有六十秒。事实上,现代的通行计时法就是巴比伦计时法。

混乱时期与屠杀

公元前1750年汉谟拉比去世后,帝国的力量与影响开始衰退。赫梯人的入侵削弱了城市的防御,随后巴比伦被来自今伊朗高原的加喜特人所征服(公元前1600年左右)。加喜特人统治了巴比伦500年,并将城市改名为卡兰杜尼亚什。

公元前1234年,亚述国王图库尔提-尼努尔塔一世短暂征服了这座城市,但加喜特人最终恢复了独立,随即依拉密特人又在公元前1158年将其攻陷。此后巴比伦人重新控制了自己的城市(也许因为依拉密特人已经拿走了所有他们需要的东西)。公元前1124年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一世攻陷了依拉密特人的城市苏撒以报复其过去对巴比伦的入侵。但到公元前1000时,巴比伦再次受到复兴的亚述人压迫。巴比伦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由亚述人控制直到公元前627年。

新巴比伦帝国

公元前627年,巴比伦人发动了一场起义成功脱离了亚述的统治。起义的领导者是那波帕拉萨,他统治巴比伦大约二十年,并将王位传给他著名的儿子。

尼布甲尼撒二世

那波帕拉萨的儿子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公元前605至公元前561年间统治巴比伦。起初他作为一名军事领袖崭露头角,跟随他的父亲在亚述作战,后来又独立率军进攻埃及,在卡切米什摧毁了埃及军队,为巴比伦夺取了整个叙利亚。

尼布甲尼撒花大力气建设巴比伦。在他统治下巴比伦文明得到了复兴。尼布甲尼撒启动了一系列城市工程项目,重建了古老的神庙和建筑,扩展了城防设施等等。他还建造了巴比伦空中花园。他雇佣外国工人从事大部分的体力劳动,这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尼布甲尼撒于公元前561年去世。有关他的详细信息可以参看他的文明百科词条。

巴比伦的灭亡

尼布甲尼撒之后的统治者都比较平庸,不到三十年时间内巴比伦的国力和声望迅速下降。据说公元前539年波斯国王居鲁士二世入侵时,巴比伦城未经抵抗就陷落了。此后巴比伦在波斯统治下直到公元前331年被亚历山大大帝所占领,亚历山大去世后又归属于塞琉西王朝。从此之后,巴比伦几乎完全毁灭了,只剩下一片废墟,等待着考古学家去破解她的秘密。公元2003年美国入侵并占领伊拉克后,又有许多巴比伦的文物遭到破坏和损毁。

结论

巴比伦曾在全世界的法律制度发展进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汉谟拉比法典”的创立,还有在他之后无论是同族的还是异族的继任者们的热忱,维护了那些法律的推行,并为整个历史作出了示范,告诉人们,一个有着良好组织的政府体制能使一个国家变得多么的成功和富裕。

巴比伦后来的历史提醒我们,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永存,最伟大的帝国总有一天也会成为下一个帝国的战车车轮或坦克履带之下的尘土。

巴比伦逸闻

在罗德岛的太阳神巨像建成之前,巴比伦的伊斯塔尔门曾经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伊斯塔尔门是巴比伦内城的第八座城门,既是一个交通要径,也是供奉巴比伦人的性爱与生育女神伊斯塔尔的祭坛。

著名的巴比伦城墙也一度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巴比伦城墙高300英尺,厚80英尺,长56英里,但现代考古学家认为这个记载并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