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5在线百科
文明和领袖
俄国

领袖:

特色单位:

特色建筑:

俄国

历史

温斯顿·丘吉尔曾说,俄国是“一处秘境中的一片疑云里的一个谜团”。她一部分在欧洲,一部分在亚洲,但却与两者都不同。她自然资源丰富,但历史上其人民却极端贫困。她曾先后遭到哥特人、匈人、蒙古人、法国人和德国人的入侵和占领,但是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它曾经是一个超级大国,也曾经是一个濒临崩溃的国家,在短短一百间经历了君主制度、共产制度和民主制度的更替。俄罗斯文明确实是世界历史上最令人着迷的文明之一。

地形和气候

俄罗斯是一个庞大的国家。领土面积达650万平方英里,几乎是美国的两倍,但人口却只有美国的一半。这是一个拥有巍峨山脉、广阔草原与奔腾河流的国家。俄国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俄国的最南端拥有炎热的夏天,俄国的冬天是则出了名的严酷——漫长、寒冷而阴暗。

史前俄罗斯

考古证据显示今日俄罗斯所在地区已经有四千多年定居生活的历史,但人们目前对这片广袤地区最早的定居者了解甚少。希腊人和波斯人很早的时候就在今乌克兰地区定居,他们可能在一直向北延伸的广袤的森林里从事狩猎和采集活动。不同的游牧部落在四至十世纪前后纷纷穿越这片地区向西到达欧洲,包括匈人、哥特人和马扎尔人。在同一时期,东斯拉夫人开始向东迁徙进入这片区域,随后是寻找东方商路的日耳曼冒险者。他们还在那里遇到了南下的芬兰人部落。

基辅公国

八世纪时出现了第一份关于“基辅罗斯”的书面记录。罗斯(Rus)被认为是从波罗的海沿岸南迁的北欧海盗建立的国家(虽然一些俄国学者有不同看法,他们相信基辅罗斯的最初创建者是斯拉夫人)。从860年左右开始,罗斯骑兵不断南侵,甚至远达君士坦丁堡城下,并在公元1000年左右控制了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商路,成为这个不断增长的地区强权的重要经济支柱。

到了12世纪,基辅帝国的范围已经涵盖了现今俄罗斯的许多地区,从西方的波兰到东部的伏尔加河,从北方的芬兰到南方的乌克兰。如此广大的区域使得中央集权统治难以继续维持,尤其是当帝国的各个组成部分开始发展出各自独有的特性和民族认同感之后。在经济领域中基辅帝国也开始出现分裂,北部省份与波罗的海各国联系紧密,西部地区与波兰和匈牙利,南方地区则是与小亚细亚和地中海地区。到12世纪末,基辅罗斯已经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许多小的半封建国家。

蒙古入侵

蒙古对基辅的第一次入侵发生在1223年,当时蒙古侦察部队在迦勒迦河遇到了“勇敢的姆斯季斯拉夫”和“老姆斯季斯拉夫·罗曼诺维奇”所统帅的罗斯联军。罗斯人在开始的时候占据上风,但他们在追击敌人的过程中出现了混乱。蒙古骑兵发起反击并在追击者搞清楚状况之前将其击溃。相当一部分罗斯军队提出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条件下投降蒙古人;蒙古人接受了投降,然后把他们全部屠杀了。蒙古人随后撤兵,数年后他们还将发起更大规模的入侵。

1237年,一支3万人以上的庞大蒙古骑兵军团再次越过伏尔加河。短短几年内蒙古人占领、劫掠和摧毁了几十座罗斯人的城镇,包括梁赞、科洛姆纳、莫斯科、罗斯托夫、卡申、德米特罗夫、科泽利斯克、加利奇和基辅。他们彻底地打败了每支与他们对抗的部队。到1240年,罗斯大部分地区已经变成了冒烟的废墟,在牢固控制了这片地区之后,蒙古人继续向西面的匈牙利和波兰进军。

金帐汗国

这个“西蒙古帝国”(即金帐汗国)包括现今俄罗斯的大部分地区。其首都为“萨莱”,是蒙古人在伏尔加河畔新建的一座城市。虽然蒙古人(或称“鞑靼人”)是冷酷无情的侵略者和征服者,但他们是相对温和的统治者。一般来说,他们与要管理的对象很少有直接的接触,更倾向于通过控制现有的完整权力结构中的管理者来达到目的。最初他们信奉萨满教,其后皈依了伊斯兰教,但他们对其他宗教非常宽容。一般来说,只要他们得到了他们的贡赋,他们就不会打扰别人。

金帐汗国持续统治到13世纪末,直到帖木儿帝国从南方发起攻击。为了夺取金帐汗国所控制的商路,帖木儿占领并摧毁了蒙古人的萨莱、亚速和卡法等城市,致命地削弱了蒙古统治者。而当地的罗斯贵族——特别是莫斯科大公——很快填补了这个日益显露的权力真空。

莫斯科公国

在伊凡三世(1462-1505)的统治时期,莫斯科公国开始了“收集俄罗斯土地”的进程,试图统一整个东斯拉夫地区,包括传统的俄罗斯领土,也包括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而这两个国家和莫斯科公国在传统上并无联系。诺夫哥罗德于1478年被吞并,特维尔则于1485年被吞并。扩张进程在1497年一度中断,当时伊凡的亲属们为他的继承权问题而爆发了激烈的争夺。伊凡本来立了他和他第一任妻子的孙子为储君,但最终他被迫改立了他与第二任妻子的儿子瓦西里。

在伊凡统治期间,莫斯科公国第一次卷入了欧洲的外交漩涡中。伊凡努力争取与拜占庭更密切的合作,以便对抗西方日渐强大的波兰-立陶宛联盟(在金帐汗国的统治瓦解之后,波立联盟也在不断吞并周边小国)。

伊凡死后,他的儿子瓦西里三世强化了君主制,进一步扩大了公国的版图。但瓦西里直到执政的晚期才有了一个继承人,他不得不任命一位摄政在他死后代为管理,直到他的儿子伊凡四世成年。由于伊凡四世在他父亲去世时(1533)只有三岁且体弱多病,摄政时期相当长并且期间遭受了相当多的政治动荡。当伊凡四世成年之后,情况从糟糕变成非常糟糕——甚至可以称之为“恐怖”。

伊凡雷帝

恐怖的伊凡(1530-1584,或译“伊凡雷帝”)在16岁时加冕成为俄国“沙皇”,他是第一个拥有此头衔的人(这个词源自罗马皇帝的称号“恺撒”)。实际上目前对伊凡的了解很有限,只知道他身体虚弱并且结了六次婚。许多人相信,在他在位的早期,他是一个傀儡——一个被这动荡之地的强势派系所操纵的玩偶。他正式掌权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重建了军队,制定了一系列严格限制世袭地主(贵族)权力的法律。这些改革看来是旨在为扩大俄国版图所将会进行的重大战役做军事准备。但这些政治冒险并非完全成功。

25岁左右,伊凡开始了一项几乎涉及到所有人的大幅度增加皇权的计划。宫廷中有主见的贵族都被扫地出门,剩下的都是阿谀奉承之辈。军队的高级军官亦同样遭到清洗。伊凡宣布数百万英亩的优良土地为“皇家领地”(oprichnina),由他直接控制。

伊凡是一个暴君,也是一个糟糕的军事领袖:他自行摧毁了自己的军队,并使国家因持续二十五年的利沃尼亚战争(1558——1583)而完全破产。他死于1584年,不早也不晚。

在伊凡雷帝死后,情况有了一段时间的好转,这时期是由他的一个亲信鲍里斯·戈都诺夫执政,但在鲍里斯于1605年去世后,一切又再次向地狱笔直滑落,以致这一时期(1606-1613)被称为“大动乱时代”。中央的权威完全消失,外国和地方军阀的军队在整个国家横行,一个接一个的篡位者上台旋即又被下一个推翻。最终,由俄国北部地区商人所资助的义勇军(主要是瑞典雇佣军)将外国军队赶出了莫斯科公国。在政府机构得到重建后,义勇军发起推选新的沙皇。

罗曼洛夫王朝

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被推选为沙皇时只有16岁。他面临着无数的问题。数十年的动乱使大部分国土变成了一片废墟,人民流离失所,田地荒芜。国家的一部分领土仍被外国军队占据,另一部分领土则由地方军阀控制,根本不听众中央政府的号令。罗曼诺夫王朝的首位沙皇花了近二十年时间,最终恢复了对国家的控制。

之后的沙皇跟随米哈伊尔的脚步继续着俄国的扩张,与瑞典、波兰或者奥斯曼帝国不停地战战和和,这取决于在哪个时期他们想要夺取哪里的领土。争夺的领土包括东乌克兰、波罗的海地区和白俄罗斯。

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1672-1725)在1682-1696年间与他的同父异母兄弟伊凡五世共同统治,并在伊凡死后的1696-1725年间单独执政。他即位的早期实质上是处于被软禁的状态,由他同父异母的姐姐苏菲亚掌握实际权力。因此他错过了一个年轻沙皇的正规教育,而专注于体育,数学,军事训练。

在彼得开始统治时,俄国缺乏直接进入黑海、里海或到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彼得认为,俄国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除非它拥有一支海军。他的对外政策大部分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1695年彼得向南进攻,占领了克里米亚鞑靼人的亚速地区,向黑海大大前进了一步。

1697年彼得成立了由250人组成的“大使团”,走遍西欧收集有关欧洲文化和经济的信息,彼得隐姓埋名随同队伍出发。彼得在荷属东印度公司的造船厂当了四个月的造船工人,之后是在英国皇家造船厂。当在欧洲旅行时彼得聘请了数百名欧洲工人,帮助改善俄国城市的经济和基础设施。

彼得寻求组成针对奥斯曼帝国的同盟,但并不成功。在确信俄国的力量无法在这个方向取得进展后,务实的沙皇和土耳其签署了一项和平条约,并把注意力放在波罗的海方向。

在16世纪末,瑞典人占据着波罗的海沿岸的卡累利阿、因格里亚、爱沙尼亚和利沃尼亚等地区。彼得组建了一个包括萨克森、丹麦和挪威的联盟,并在1700年发动进攻。“大北方战争”持续了约21年。彼得在战争中扮演着非常积极的角色,他常常冒着敌人的炮火出现在前线。

1703年,彼得开始在俄国北部芬兰湾畔建立圣彼得堡城,到1712年时它成为俄国的新首都。到1721年,俄国把瑞典赶出了波罗的海东岸和南岸地区。1724年彼得在参与了拯救在芬兰湾寒冷的海水中触礁的一艘船上的水手后感染风寒并不久后去世。

彼得去世时没有宣布继承人。并在他死后四十年经历了一系列软弱无力的摄政者和短命的沙皇。这其中做的最好的恐怕是他女儿伊丽莎白(1741-1760年在位)。在她当政期间,于1755年成立了莫斯科国立大学,并扩大了对乌克兰西部的控制。

伊丽莎白的继承人是她的侄子,非常不受欢迎的彼得三世。彼得三世的统治只持续了短短两年,之后被他的妻子推翻(并最终被谋杀)。他的妻子即是卓越的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

叶卡捷琳娜出生于一个日耳曼诸侯家族。她于15岁来到俄国并嫁给了当时的王位继承人彼得三世。她通过阅读欧洲的书籍自学成才。凭借美丽、聪慧和机智,她俘获了俄国贵族的心,贵族们更愿意支持她而不是她那个意志薄弱的丈夫。在获得他们的鼎力支持之后,她在33岁发动宫廷政变夺取了权力。

叶卡捷琳娜在位三十年。在此期间,她扩大了俄国的边界,取得了重要的黑海和里海沿岸的领土,并向东扩张到了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叶卡捷琳娜在1772年联合奥地利和普鲁士瓜分波兰,夺得了一大片波兰国土,尽管从长远来看,这一举动的坏处大大多于好处。

叶卡捷琳娜还实施了俄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改革,致力于改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效率。尽管她被认为具自由主义精神,但她并不是俄国农奴的朋友。实际上可憎的农奴制度(相当于奴隶的劳工)在她的统治时期被大大地加强了,普通农民的生活也变得更加的艰难。

叶卡捷琳娜死于1796年,关于这位卓越领袖的详细事迹请查阅她的百科词条。

19世纪的俄国

19世纪的头二十年见证了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领袖之一——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的沉浮。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接收了一个分裂虚弱的法国并把它变成了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俄国及其盟国在1805年被击败于奥斯特里茨,1806年和1807年俄国和法国又两次交战。在五年的和平之后,拿破仑在1812年对俄国发动大规模入侵。俄国军队坚持战斗了两年多,最终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和流放。俄国在欧洲大陆显示了卓越的军事实力。

俄国军队的声誉在19世纪中叶遭受了重大打击,在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中俄国甚至无法击败一支小规模且领导混乱的英法联军。这导致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致力于实行现代化改革,其中包括在1861年废除农奴制。不过,农奴获得解放的条件非常严苛,他们需要每年支付“赎金”来购买自己的自由,在许多情况下新获自由者的生活甚至比他们在做农奴时还糟。在这个时期俄国也制定了以欧洲模式为基础的一系列法律改革,但是,尽管这对旧制度而言是一个进步,但新的法律仍然不把农民视作完全的公民。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革命浪潮日益高涨,大学生成为运动的中坚力量。1873年,学生们企图唤起农民发动革命,但多数农民漠然以对,许多学生被捕入狱或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幸存的革命者随后转向秘密行动,包括对高级官员的暗杀。1881年,一个恐怖主义组织成功暗杀了亚历山大二世。该组织的主要领导人都被抓获并被绞死。

新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发布了一系列法律限制学生运动,并进一步限制公民的已经很有限的自由。

1894年亚历山大三世去世,他命运多舛的儿子尼古拉二世即位。

毁灭的开始

在日俄战争(1904-1905)中,沙皇俄国被新兴的日本彻底击败。这大大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俄国经历了一系列罢工和抗议,各种团体都要求改革。1905年,圣彼得堡工人的游行队伍前往冬宫向沙皇递交请愿书,遭到军队开枪镇压,130人遇难。“流血星期日”的传闻迅速蔓延,整个俄国爆发了骚乱。在当年晚些时候沙皇勉强同意建立一个民选议会。但这并不能满足革命者,骚乱持续了两年。

新议会“国家杜马”的成立确实成功地分裂了反对派,有些人倾向从内部进行改革,然而更激进的反对派仍坚持体制外的斗争。这个国家艰难地前行,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整个体制彻底摧毁。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外交和理性的彻底失败。在战前欧洲各国建立了一系列的军事同盟或共同防御/进攻协定,这些协定几乎可以保证任何一个小冲突都将把整个欧洲拖进战争。结果,1914年奥匈帝国的侵略塞尔维亚的事件让俄国加入到塞尔维亚一方,德国加入到奥地利一方,法国和英国又加入到俄国一方,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

沙皇尼古拉二世立刻动员他的军队的向西开进迎战德国人,但俄军被德军迅速包围,大部分被俘。在之后的1915年德国-奥地利联军几乎毫无抵抗地占领了波兰并从波兰开进俄国的西部省份。再加上俄国的传统敌人土耳其加入德国一方参战导致本已摇摇欲坠的政府雪上加霜。

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危机中表现的不够好。他移驾到白俄罗斯,去“亲自指挥军队”,让他的妻子和她的顾问拉斯普京负责处理政府的日常事务。结果拉斯普京在1916年被忠于皇室的反对者谋杀。

同年,军事形势有所好转,但是国内的情况更糟糕了。各地均发生食物短缺,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被召集到军队和物资进口被敌人切断。加上通货膨胀,工人暴动越来越频繁。1917年爆发了号召废除贵族制度的二月革命。政府召集哥萨克骑兵驱散人群,但哥萨克骑兵起义并加入了暴动。此后不久,国家杜马也加入到起义者一方,3月15日,沙皇被迫退位。不久后他和他的家人被处决。

沙皇俄国已经灭亡。苏维埃俄国的时代来临了。

苏联时代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存在了五十年。其最伟大的成就是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击败了纳粹德国。它同时也起到对美国这个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拥有最强大力量的强权制衡作用。(这是否是一件好事要看你站在什么立场上。)它最大的失败是其无法改善国民的生活,以达到欧洲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水准。苏联在1991年解体,来自美国及其盟国的外部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但主要是由于巨大的国内经济问题。

对苏联还有更多可以说的,非常多——但是由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我们只能留到另一个游戏的百科里去说了。

今日俄罗斯

新成立的俄罗斯联邦仍然是一个“谜中之谜”。它放弃了共产制度,代之以“寡头资本主义”。它创造了许多亿万富豪,但许多公民仍然贫困。它放弃了对昔日卫星国的控制——东德、乌克兰、波罗的海国家——但它仍然给其邻国投下了沉重的阴影(不久前对前苏联成员国格鲁吉亚的入侵就是明证)。这是一个民主国家,但权力似乎越来越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21世纪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毫无疑问她仍然会是地球上最强大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俄国逸闻

伏特加在1448至1474年间诞生于俄国。100年后,第一家“沙皇酒馆”在莫斯科建立,政府10%的财政收入来自于伏特加的销售。

在彼得大帝统治时期,每个俄国贵族想要保住自己的胡须都必须缴纳一笔蓄须税。

在今天的俄罗斯,开着赃车四处溜达属于刑事犯罪。

目前俄罗斯的冻土带自上个冰河期以来第一次开始融化。

莫斯科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系统,每年接送乘客达32亿人次之巨,比这个星球上其他任何地铁系统都要多。

1976年,苏联政府下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微波炉。

莫斯科在2008年迎来了她的建城860周年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