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5在线百科
文明和领袖
伊莎贝拉

生卒:

1451-1504

头衔:

卡斯提尔和莱昂女王

阿拉贡、马约卡、那不勒斯和巴伦西亚共治女王

文明:

伊莎贝拉
西班牙领袖

游戏信息:

黄金七城

发现自然奇观时获得gold金钱奖励(首先发现则可获得更多)。自然奇观提供的culture文化、happiness快乐和地块产出加倍。

历史

伊莎贝拉一世是卡斯提尔和莱昂女王,在位三十年,她与她的丈夫斐迪南一道为统一西班牙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她以对西班牙统一进程的贡献,对哥伦布远航美洲的赞助以及最终完成统一伊比利亚半岛“光复战争”(Reconquista)而被尊为西班牙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人爱戴的君主之一。

早年生活

伊莎贝拉1451年4月22日出生于阿维拉,是卡斯提尔的若昂二世和葡萄牙的伊莎贝拉之女。他有一个兄长亨利(大她26岁)和一个弟弟阿方索,继承顺位都排在她之前。当她的父亲于1454年去世时,亨利继承卡斯提尔王位成为亨利四世,伊莎贝拉和母亲移居到阿雷瓦罗一座破败的城堡中,她的母亲在那里得了精神病。直到多年以后亨利的妻子生下儿女,亨利才允许自己的亲人回到位于塞戈维亚的宫廷。

此后伊莎贝拉接受了完善的宫廷教育,生活条件也显著改善,但亨利仍然对她有所限制——未经允许她不得离开塞戈维亚。亨利宣称这是为了避免伊莎贝拉卷入争夺王国继承权的政治纷争(他指定了自己的女儿乔安娜为王储),也防止她与反对他的贵族联系。

但是贵族们与她的弟弟阿方索的交往却未受限制,阿方索在1467年策动了第二次奥尔梅多战役,要求亨利将自己立为王储。作为妥协,亨利封阿方索为阿斯图里亚斯亲王,这个头衔通常封给卡斯提尔和莱昂的王位继承人,亨利还打算将自己的女儿乔安娜嫁给阿方索。但是阿方索并没有高兴多久就死了,可能是死于一场疫病。阿方索在他的遗嘱中将伊莎贝拉确定为继承者,于是他的头衔被转给了她。

伊莎贝拉无意继续反对他的哥哥,他与亨利在托洛斯·奎桑多会面商谈缔结一份永久性的和约。亨利正式指定伊莎贝拉为他的继承人,但她的婚姻必须征得他的同意。但是亨利安排的婚姻也不能违背她的意志。双方对此都感到满意,亨利随后开始为他的小妹张罗她的终身大事。

亨利安排的婚约

当时伊莎贝拉与阿拉贡国王约翰二世之子斐迪南订有婚约(是在她三岁时就已经订下的),但亨利取消了这个婚约。他试图让伊莎贝拉嫁给纳瓦拉国王查理四世(约翰二世的另一个儿子),然而约翰拒绝了这个提议。

1464年晚些时候,亨利又试图让伊莎贝拉嫁给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四世,但是也未获对方同意。之后他还提议伊莎贝拉嫁给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但她拒绝接受,因为阿方索的年纪非常老。

这部冗长的卡斯提尔宫廷肥皂剧仍在继续拖戏,伊莎贝拉又被许配给了亨利宠信的贵族佩德罗·吉隆。伊莎贝拉暗中向天主祈祷希望取消婚约,因为这个堂·佩德罗比她大27岁。也许天主真的回应了她的祈祷,堂·佩德罗在前往迎接他未婚妻的途中死于阑尾炎。

亨利安排的下一位候选人是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一的兄弟贝里公爵查理。但此时伊莎贝拉已经受够了亨利用政治联姻将她排除出继承顺位的阴谋诡计,她开始秘密地与阿拉贡国王约翰二世谈判以图恢复与其子斐迪南二世的婚约。

斐迪南和王位的争夺

虽然各派政治势力都支持伊莎贝拉与斐迪南结婚(当然仍希望同法国或葡萄牙联姻的亨利除外),但还有一个小问题——这对年轻的情侣是隔代的表亲。根据教会法,近亲婚姻需要教皇的特许,而教皇担心这样做会同时激怒卡斯提尔、葡萄牙和法兰西的国王。

然而伊莎贝拉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女人,没有特许状她决不肯结婚。斐迪南向罗德里格·波尔吉亚(即后来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求助,为伊莎贝拉弄到了一份庇护二世的“教皇特许状”。这份特许状可能是伪造的,不过伊莎贝拉很快同意结婚。伊莎贝拉借口去阿维拉给死去的弟弟上坟逃离了亨利的监视,斐迪南则化装成一名商人前往卡斯提尔。伊莎贝拉那如同莎士比亚戏剧一般的浪漫冒险在1469年10月19日画上了句点——她与斐迪南在瓦拉多利德正式成婚。

亨利很快得知此事,他请求教皇撤销这桩婚姻。但新任教皇西斯都四世不象前任那样谨小慎微,他不顾亨利的反对向这对夫妇颁发了真正的教皇特许状。

1474年亨利的去世导致了卡斯提尔继承权战争的爆发。葡萄牙支持亨利的女儿乔安娜继位,伊莎贝拉则有阿拉贡的支持(当然是因为斐迪南的关系),后来法国也转而支持她。战争持续了四年,最终又是教皇西斯都四世帮了伊莎贝拉的忙,他撤销了乔安娜与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的婚姻,他的理由很具讽刺性——他们是近亲。乔安娜被迫放弃了卡斯提尔公主及女王头衔,王位于1479年1月20日由伊莎贝拉继承。

伊莎贝拉继位的头几年主要忙于巩固自己的权力,并继续进行伊比利亚半岛光复战争。然而她的统治因公元1492年发生的几件大事而永远为历史所铭记。

1492

令伊莎贝拉名垂青史的所有事迹几乎都发生在这一年:光复战争的结束,资助克里斯多弗·哥伦布的远航,以及宗教裁判所的强化。

伊比利亚诸王国所称的“光复战争”持续了七个世纪之久,旨在从穆斯林手中夺回整个半岛。在最后两百年间,格兰纳达酋长国是伊比利亚半岛上最后的穆斯林据点。伊莎贝拉和斐迪南于1482年发动了对这个国家的决定性的进攻。伊莎贝拉本人经常来到军中,在战场上为她的战士祈祷,她甚至在格兰纳达城外建造了一座十字架形的要塞作为他的行宫,她确信自己是在执行神的旨意。最终伊莎贝拉的军队赢得了胜利,她签订的格兰纳达条约标志着长达七百年的光复战争的结束。

在伊莎贝拉统治的早期,一位名叫克里斯多弗·哥伦布的年轻探险家来到她的宫廷,寻求获得资助以向西寻找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她的顾问认为这个计划不切实际,向西抵达亚洲的航路距离不可能象他估计的那样短。然而伊莎贝拉并未象葡萄牙人那样直接将哥伦布打发走,而是向他提供了一小笔年金并允许他在王国的所有城市里免费住宿。哥伦布不断地向各国君主推销他的计划,不断地被拒绝。

从格兰纳兰返回后,伊莎贝拉再次接见了哥伦布。在神父的建议下,这一次伊莎贝拉坚定地拒绝了他的提议。正当哥伦布失望地准备离开科尔多瓦时,斐迪南又说服伊莎贝拉改变了主意。她派遣一名皇家卫兵将哥伦布接回并同意出资赞助他的远航。哥伦布于1492年4月3日出海,当年10月12日到达美洲。伊莎贝拉对这位勇敢探险家的资助开启了西班牙探索与殖民的黄金时代。

可怕的宗教裁判所

为了在卡斯提尔和阿拉贡维护天主教的神圣地位,伊莎贝拉于1478年建立了西班牙宗教裁判所,以取代由教皇直接控制的中世纪宗教裁判所。然而到了1492年,这个机构开始变得十分恐怖。

多明我会修道士托马斯·德·托克玛达成为首席大裁判官后要求两位君主实行更加激烈的宗教一体化政策。虽然伊莎贝拉并不愿意对国内的犹太人实行严厉措施(这纯粹是出于经济原因),但托克玛达首先说服了斐迪南,并通过他说服了伊莎贝拉。1492年3月31日,伊莎贝拉签署了阿尔罕布拉敕令,宣布强行驱逐犹太人。大约有20万犹太人被赶出西班牙,剩下的一部分人被迫皈依了天主教,但是他们仍然遭到宗教裁判所的严密监控。

居住在格兰纳达的穆斯林原本享有信仰自由,现在也被强制改宗。许多穆斯林因此暴动,为此伊莎贝拉也对他们实行类似对待犹太人的政策,要么改宗,要么滚蛋。

后期经历

伊莎贝拉在他统治期间努力保持日益扩张的帝国的安定,并让她的儿女与其他欧洲国家联姻,希望避免再次发生她所经历的继承权战争。她成功地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统一在一个王室之下。她的长子迎娶了阿斯图里亚斯的一位女大公,以此建立起与哈布斯堡家族的纽带,她的长女嫁给了葡萄牙的曼努埃尔一世。然而伊莎贝拉周密的安排因这双儿女的早早去世而化为泡影,王位由她的三女儿“疯子”乔安娜继承。乔安娜嫁给了勃艮第的菲利浦,她成了特拉斯塔玛兰王室的末代君主。在她之后西班牙落入哈布斯堡王室之手。

伊莎贝拉于1504年去世,她被安葬在格兰纳达皇家礼拜堂。

历史遗产

在伊莎贝拉统治下,西班牙完成了统一,结束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光复战争,加强了中央集权。她还为下一世纪最强大的军事机器(西班牙无敌舰队)奠定了基础,她改革了西班牙教会,领导了西班牙对美洲大陆的殖民。虽然许多人批评她创立的宗教裁判所以及对犹太人和穆斯林的迫害,但也有许多支持者要求天主教会将她封为圣徒。尽管她对其他宗教的信徒充满偏见,伊莎贝拉仍然不失为西班牙历史上最杰出、最具影响力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