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5在线百科
文明和领袖
葡萄牙

领袖:

特色单位:

特色设施:

葡萄牙

历史

葡萄牙在史前就有人居住,腓尼基人及后来的迦太基商船在公元前的千年里到达了这里,并和当地那些翻越了比利牛斯山脉进入伊比利亚的凯尔特部落进行了交流。在后来的数百年间,罗马人、苏维汇人、西哥特人前后成为半岛的统治者,但葡萄牙的历史也可以认为是从公元711年的穆斯林入侵才开始的。光复运动期间,葡萄牙于1139年成为了独立的基督教国家。由于引领了“大发现时代”,葡萄牙在15和16世纪建立了第一个世界帝国,领土范围从南美横跨非洲远及东亚。帝国在19世纪瓦解,1822年的巴西独立是对葡萄牙国力和声望的最大打击。在1910年的革命废除了君主制之后,葡萄牙经历了军政府和独裁政府轮流执政的苦难时期,民主直到1975年才姗姗来迟。1976年的新宪法和1986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加盟国身份确保了葡萄牙将继续作为进步民主国家而存在。认为葡萄牙仅仅是欧洲边缘哨所这样的错误认知,可以被美国著名记者理查德·哈丁·戴维斯曾写过的一段话概括:“葡萄牙是一个高高的山丘,上面有一个白色的瞭望台在打着信号旗。看上去唯一的居民住在一排低矮的红房顶的黄色房子里,在山丘的另一侧则住着大量的绵羊起着平衡的作用。”不过,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作为当今最世界化的国家之一的葡萄牙,远远不止这么简单。

地形和气候

现代葡萄牙拥有欧洲大陆上伊比利亚半岛的一部分,以及大西洋上的两个群岛:马德拉和亚速尔。虽然不是一个大国,但是地型也算丰富:从海岸低地、到南部的丘陵平原、再到埃什特雷拉山脉——主峰高达1993米。亚速尔群岛地处里斯本以西1640公里处,横跨大西洋洋中脊;马德拉则在里斯本西南974公里处。有三条河流从梅塞塔——西班牙中部的高原——发源,穿过葡萄牙,最终汇入大西洋,分别为北面的杜罗河、中部的塔霍河、以及东南边境的瓜地亚纳河。葡萄牙为地中海气候,尽管山区比较寒冷,它仍是欧洲最炎热的国家之一。年均降水量范围从北部山区的3000毫米到杜罗河某段的不到300毫米不等。群岛则是海洋性气候,不过马德拉比亚速尔要干燥得多。由于人类在此地定居已经数千年,原生的动植物已不多见。最有名的植物当属松树和橡树的一些物种;葡萄牙拥有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只是伊比利亚半岛常见的一些物种。相比之下,葡萄牙拥有着全世界物种最丰富的水域,里面有上千种的鱼类,其中包括部分沙丁鱼、金枪鱼和鲭鱼。

古代历史

公元前约5500年的中石器时代,葡萄牙地区出现了独立的人类文化。在之后的2000年间,新石器时代部落从安达卢西亚迁入葡萄牙,带来了农业、制陶和软金属技术。在早于公元前500年的时候,已经进入铁器时代的凯尔特人从北方进入伊比利亚,取代了新石器时代的原住民。大约在同一时期,腓尼基和迦太基的船队也在此建立了居住地和贸易站。罗马通过第二次布匿战争在公元前201年获得了半岛的统治权,卢西塔尼部落联盟通过他们在西部的堡垒对罗马人的统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直到公元前140年这些凯尔特部落才被完全征服。公元前25年,恺撒·奥古斯都建造了奥古斯托·艾梅里达(今梅里达)作为卢西塔尼亚的首府,该行省包括了葡萄牙全境。

随着西罗马帝国的衰败,日耳曼部落苏维汇从高卢进入了伊比利亚。他们在加利西亚南部定居下来,吞并了卢西塔尼亚,并最终控制了整个半岛。苏维汇人之后被西哥特人取代,后者在一段时间之后离开了伊比利亚迁往北非。公元550年,苏维汇王国被重新建立起来,而且国王皈依了天主教;不过哥特王国在数十年的战乱之后分裂并衰落。(塞爱维小提示:苏维汇王国虽然短暂复国,最后还是在585年被西哥特灭国;而且实际上西哥特人并没有完全迁往北非。)穆斯林在711年入侵半岛的时候,仅在梅里达遭到了像样的抵抗。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摩尔人获得了葡萄牙和加利西亚的绝大部分地区。公元756年,阿卜杜-拉赫曼一世在科尔多瓦建立了后倭马亚哈里发王朝。

穆斯林的伊比利亚与“光复运动”

在接下来的五个半世界中,葡萄牙将处于穆斯林的统治之下。公元1031年,科尔多瓦哈里发解体,分裂成23个“泰法”,每个泰法的埃米尔都直接受辖于大马士革。葡萄牙大部是巴达霍斯泰法的领土,不过泰法间持续的战火让摩洛哥的穆拉比特王朝有机可乘,并在1086年征服了这些泰法。1147年穆拉比特王朝又被穆瓦希德王朝所取代。在摩尔人统治下的安达卢斯——穆斯林控制的伊比利亚——启蒙与残暴交替出现。只有北方阿斯图里亚斯还信仰着基督教,数次击退摩尔人得以保持独立。

在查理·马特于图尔战役中逆转了穆斯林攻势的五十年之后,查理曼在公元778年开始了基督教重新征服伊比利亚的行动。接下来的500年中,在法兰克人、条顿骑士团和阿斯图里亚斯的共同努力下,摩尔人被缓慢击退;到了1300年,摩尔人在半岛上仅剩以格拉纳达埃米尔国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地带。在这个过程中,十字军们建立了一系列基督教国家:824年的纳瓦拉王国、910年的莱昂王国、1035年的阿拉贡王国、1037年的卡斯提尔王国……以及公元1139年建立的葡萄牙王国。

葡萄牙的建立

莱昂王国的封地——葡萄牙伯爵领——是国王对与摩尔人英勇作战的阿方索·恩里克斯的奖赏。公元1128年,新冊封不久的这位葡萄牙伯爵击败了自己的母亲,使得自己成为了领地唯一的统治者。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恩里克斯对摩尔人展开了一系列攻势,最终在1139年7月的奥里基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此战之后,他被士兵们一致推举为国王阿方索一世。阿方索把朝廷设在了拉梅古,在那里他被布拉加大主教正式加冕为王。这个新成立的王国在1143年被莱昂和卡斯提尔国王承认为独立的基督教国家,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则在1179年承认了葡萄牙。

阿方索一世和他的继承人们继续向南推进。1249年,在征服阿尔加维之后,葡萄牙光复运动宣告结束,也同时确定了当今葡萄牙在欧洲大陆的疆界。光复运动结束后,伊比利亚半岛基本处于和平状态,王国迎来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1383年,卡斯提尔的胡安一世——死后无子的葡萄牙老国王的女婿——宣称葡萄牙王位。一部分葡萄牙无地贵族和平民们在阿维什的若昂(后来的国王若昂一世)的带领下击败了胡安一世,阿维什王朝开始统治葡萄牙。

帝国

若昂一世很快为他那些富于冒险精神并且精力旺盛的儿子们找到了宣泄的方法:长期在海边生活的葡萄牙人成为了探索新世界的领军人物,开始建立起世界帝国。帝国的起点并不张扬——葡萄牙于公元1415年攻占了非洲北岸的穆斯林城市休达,使之成为自己的第一个海外港口。在若昂的三子——以“航海家亨利”之名闻名于世的亨利王子(1394-1460)——的资助和领导之下,葡萄牙的船长们很快就发现了马德拉和亚速尔,开始了第一次葡萄牙殖民浪潮。在十五世纪剩下的年月中,葡萄牙人沿非洲海岸向南航行,一边宣称着新的领土,一边试图发现一条通向印度和东方的航线。

最终,瓦斯科·达·伽马于1498年发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将东方的财富带回葡萄牙。两年之后,走错航线的佩德罗·卡布拉尔为葡萄牙王室发现并获取了巴西。十年之后,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征服了印度的果阿、波斯海峡上的霍尔木兹岛、以及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此外葡萄牙人还在印度沿岸、台湾、日本、帝汶建立了贸易港口。到了十六世纪初,小小的葡萄牙已经在印度和南大西洋航线上取得了霸权,让它拥有了能与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在经济、军事和政治上抗衡的能力。

复国

1580年的葡萄牙继承危机导致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王国在西班牙的腓力二世的名义下开始了联合统治。尽管葡萄牙依然是一个主权国家,这个联统还是严重损害了葡萄牙的外交政策,导致葡萄牙被卷入了西班牙在欧洲本土以及海外的战争之中。不满于葡萄牙海外殖民地收入被纳入了西班牙的金库,葡萄牙贵族们在公元1640进行了起义。起义使葡萄牙重新成为独立的国家,由布拉干萨王朝统治,该王朝成员后来成为葡萄牙和巴西两国的君主。

在接下来的150年中,葡萄牙基本上没有受到欧洲政局的困扰(唯一的例外是在七年战争中西班牙的短暂侵略行为),葡萄牙王室和人民得以享受他们殖民帝国与和平带来的幸福生活。直到——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出手干预。尽管和不列颠同盟了将近四个世纪,葡萄牙还是得以在拿破仑战争的混乱中置身事外。1807年,摄政王子若昂——代替他无法执政的母亲玛利亚一世——在拒绝遵守“大陆封锁”政策对不列颠的禁运之后,法国和西班牙部队侵入葡萄牙。无力阻止入侵,王子在11月带领王室和官员(近1万人)横跨大西洋逃往巴西。

尽管之后葡萄牙在游击队和由惠灵顿率领的英葡联军的努力下得以光复,这五年的占领经历和政府逃亡标志着葡萄牙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的缓慢但不可逆转的衰落的开端。殖民帝国的衰败重创了葡萄牙的经济,其中以1822年巴西独立为最。除去少数对殖民地的叛乱镇压,葡萄牙政府基本执行着孤立主义,渐渐地被欧洲其他国家在社会制度和科技发展上甩在了后面。农业、渔业和旅游业成为了国家的主要收入,葡萄牙逐渐被看做“欧洲的一滩死水”。

革命与共和国

在公元1892年和1902年,国王卡洛斯一世两次被迫宣布葡萄牙破产。两次宣告都引发了游行、暴乱、社会动荡、起义和对君主制的批判,最终引发了1908年2月对国王和王储路易斯·菲利佩的刺杀事件。卡洛斯的次子曼努埃尔二世继承王位,不过他也无法使情况得到好转。1910年10月,一场大规模的革命最终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不过经济不稳、社会混乱、政局动荡成为了滋生激进主义的土壤。1926年,一场由军人发动的政变建立了“国家独裁”体制。军事执政团轮流执政,葡萄牙的经济和影响力仍在不断下降。从1960年开始,安哥拉、莫桑比克、圭亚那的独立运动引发了葡萄牙殖民战争(1961-1974),结果葡萄牙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贸易制裁和武器禁运。

新秩序

军事执政团把葡萄牙无法承担的鲜血和金钱花在了非殖民化的努力上;在国内外巨大的不满面前,军事执政团最终被1974年4月的非暴力左翼军事政变——“康乃馨革命”所终结。革命导致了所有海外殖民地的独立,并在两年过度时期之后让国家恢复了民主。葡萄牙宪法在1976年重写,添加了部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原则。此后,政府徘徊于新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之间,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国有化,并两次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以恢复经济。1986年,葡萄牙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后来成为欧盟成员。1999年,葡萄牙最后的殖民地——澳门——归还给了中国。在这一系列行动之后,葡萄牙重新融入了欧洲并重振了自己的世界声誉。

逸闻

在1373年,葡萄牙国王和英格兰国王签订了同盟条约;该盟约在1386由温莎条约更新,时至今日依然有效,是世界上任然有效的最古老盟约。

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现代推测为里氏9级)以及其引发的海啸将整个城市完全摧毁,并对葡萄牙中南部造成了巨大损失,远至北非都有受损和伤亡的报告。仅里斯本一市的死亡人数就高达10万,是人类历史上死伤最惨烈的地震之一。

法朵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诞生于里斯本的音乐类型,追溯源头的话则更加久远。它最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