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5在线百科
文明和领袖
丹麦

领袖:

特色单位:

丹麦

历史

丹麦王国位于欧洲北部,其领地包括丹麦本土、格陵兰和法罗群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国之一。丹麦的历史记载可以上溯到公元6至7世纪,丹麦人起初分成许多个小部落,最终在蓝牙哈拉德的领导下完成统一,维京时代的丹麦人还在英格兰与爱尔兰定居。从中世纪的维京探险和征服传奇,到今天我们所熟悉的现代国家,许多个世纪以来丹麦一直侪身于世界舞台的前沿。

地形和气候

丹麦本土是北欧诸国中相对较小的一个(大约只有美国缅因州面积的一半)。在地理上,丹麦及与其相邻的挪威与瑞典都属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除了拥有数以百计的岛屿,丹麦最主要的领土是日德兰半岛,在南面与德国接壤,使其成为唯一与欧洲大陆直接相连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

丹麦是一个相当平坦的国度,其领土海拔高度最高只有560英尺(171米)。由于地处温带,即便是在夏季和冬季,也很少出现极端的温度和降水量。

早期历史及起源

现今丹麦的国土在上一个冰川时代几乎完全被冰层覆盖。约公元前1.4-1.2万年间冰层融化,开始有以捕猎和采集为生的人迁至此地,他们的猎物主要是驯鹿。这些猎人居无定所,一年四季不断追随猎物的迁徙路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断向北迁移以及农业技术的改良,岛屿地区的人口持续增长。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农夫们开始逐步砍伐丹麦境内的大片森林,如今在丹麦各地还时常有许多当时制作的石斧被发掘出土。

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大量修建“支石墓”和“通道墓”的风俗。支石墓是由多块竖立的石头及覆盖其上的大石构成的。这种原始的墓葬逐渐演化为通道墓——一种由大石块垒成的狭窄通道及以泥土或石块覆盖的墓室构成的巨型石墓。人们猜测这些巨型石墓需要整个部族的人耗费多年时间才能完成,但是在一些石墓中并没有发现人类的遗骸,考古学家还不能确定这些构筑物的真正用途。

在北欧的青铜时代,又出现了更巨大的“陵墓”或称“坟丘墓”,并在如今被视为维京文化的标志物之一。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维京人的传奇武器——由石斧演化而来的青铜战斧。虽然丹麦缺乏足够的铜矿,丹麦人仍能通过贸易和征服获得这种资源,并掌握了高超的金属加工技术。到公元8世纪时,维京人又以铁取代了青铜作为他们制造武器的主要原料。

维京时代

从8世纪晚期开始,每到春季,来自丹麦、挪威和瑞典的维京海盗就会渡过北海劫掠英格兰,后来劫掠范围又拓展到法兰西、西班牙和东欧。公元793年,维京人对英格兰海滨的一座基督教修道院林迪斯法恩发起劫掠,这一震惊西欧的事件常常被视为标志着维京时代开始。

公元845年,维京人的传奇领袖雷格那·罗德布洛克沿着塞纳河深入内陆威胁要毁灭巴黎,并从法王手中获得了7000镑白银的赎金,从此之后直到11世纪,维京海盗在整个欧洲横行无忌。传说雷格那会用俘获的人口献祭北欧诸神,这令欧洲基督教世界恐慌不已,为了取悦维京人他们只得源源不断地交纳钱财(这被称为“丹麦金”)

维京人的劫掠活动之所以如此成功,关键在于斯堪的纳维亚人高超的造船技术。除了面对海洋时的无畏精神,维京人还拥有先进的“长船”(Langskip),使得他们在这一时期占据了巨大的优势。维京长船在大海上主要靠风帆提供动力,在近海或河流中又可以迅速改用划桨以提高机动性。这种高度的灵活性使其成为欧洲海滨定居者的恶梦。

建立王国

约在公元936年登基的“老王”戈尔姆是丹麦王国的奠基者,他的统治一直持续到他公元958年去世之时。不过,他的儿子“蓝牙”哈拉德才是首位统一了整个丹麦的国王,他还将王国领地扩展到了今天的挪威和瑞典境内。蓝牙大力引导丹麦人皈依基督教,改宗过程持续到他的子孙统治时期,其中最著名的有卡努特大帝和斯文二世。

卡努特(或译克努特)的统治时期为1016年到1035年,他是英格兰、丹麦、挪威甚至瑞典部分地区的国王。他对英格兰的统治影响深远,当时来自英格兰的僧侣们被派往丹麦进一步传播基督教。为了报偿教会的支持,卡努特下命重修所有在之前被维京人摧毁或破坏的教堂和修道院,甚至还返还了从其中劫掠的财物。

卡努特之后的马格努斯一世曾同时统治挪威和丹麦。不过,他的继任者斯文二世对王国的贡献更大。在斯文统治时期,丹麦全境建造了大量教堂,他努力引进拉丁学术知识,强化丹麦人与欧洲基督教世界的联系。不过斯文也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国王,他与教会的关系常常十分紧张。他总共有二十个子女,但其中十九个都不是他的合法妻子生的。这十九人中的五个(哈拉德三世,卡努特四世,奥拉夫一世,埃里克一世和尼尔斯)在斯文于1074年去世后的60年中相继成为丹麦国王。

自1397年起直到1523年,丹麦是“卡尔马同盟”的一部分——丹麦、挪威和瑞典三个王国由一位君主统治。在这一同盟时期丹麦出现了第一位女性君主——玛格丽特一世,她的统治持续到1412年。现任丹麦女王玛格丽特则是第二位。

后期历史

16至18世纪的丹麦保持着繁荣兴旺,从与欧洲各国的贸易活动收获利良多。1588至1648年间在位的克里斯蒂安四世是丹麦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主,他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加强了丹麦的国防,巩固了丹麦经济和文化的基础。在他统治时期,克里斯蒂安成倍扩大了丹麦海军的规模,还下令建造了大量军事要塞。1616年创立的丹麦东印度公司也为国家带来大量收益,这家公司获得了国王授予的垄断贸易权,还暗中经营向英格兰走私茶叶的生意。虽然克里斯蒂安至今还是丹麦历史上最为国民所爱戴的领袖之一,但他也使国家卷入了多场战争——最主要的是三十年战争——此后丹麦在波罗地海地区的影响力开始逐渐下降。

在拿破仑战争期间,丹麦同法国保持贸易关系而与英国关系紧张,双方不断在海上发生冲突。1801年,丹麦海军在哥本哈根附近遭到英国舰队的重创。英国人认为丹麦将不可避免地倒向法国,使英国舰船无法进入波多的海,这将造成巨大的战略损失。

1807年,一支庞大的英国舰队会同地面部队包围哥本哈根并对顽强抵抗的丹麦人展开狂轰滥炸(第二次哥本哈根战役)。哥本哈根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超过5000名丹麦平民和军人在战斗中丧生。英国人征用了丹麦海军幸存的舰船,并迫使丹麦加入针对法国的战争。战争使丹麦的财政陷于破产,最终在1813年时英国、瑞典与丹麦-挪威联合王国签订了基尔条约,丹麦才得以恢复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丹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保持中立,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则没能幸免。1940年4月,德国未遇多少抵抗便占领了丹麦。丹麦被允许保留独立运作的政府,并与德国保持经济上的合作,直到1943年8月,丹麦政府拒绝继续运作,并下令凿沉海军的大部分舰船。在被占领期间,丹麦政府及抵抗组织成功帮助大部分丹麦犹太人逃往瑞典。

1945年获得解放后,丹麦迅速加入同盟国作战,并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丹麦还在1949年新创建的军事同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现代丹麦

今天的丹麦是一个以玛格丽特二世女王为元首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政府权力由议会主导。丹麦经过全民公投于1972年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的前身)。然而与多数国家不同,丹麦拒绝放弃原有货币改用欧元。现代丹麦虽然面积不大,却拥有稳健而繁荣的经济,目前其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十六位。丹麦主要出口食品、牲畜、机械及工业制成品等。除了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丹麦还在风力发电技术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风力发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15%,其比例全球最高。发端于石器时代一个不起眼的小部落,今日丹麦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文化名人

在历史上,丹麦诞生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和科技名人。丹麦作家和诗人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因他的童话而享誉世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对原子弹的研制发挥了指导性作用。在20世纪中叶,“丹麦设计之父”阿纳·雅各布森以其独特的充满现代功能主义风格的建筑家居装饰激发了全世界无数设计师和建筑师的灵感。

丹麦逸闻

时常被人引用的警句“丹麦国里存在着不可告人的腐败。”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剧中虚构的丹麦国王克劳迪谋杀了他的亲哥哥(哈姆雷特的父亲)并篡取了他的王位。

风靡全球的“丹麦酥皮甜饼”是由一位迁居丹麦的奥地利糕饼师在1850年创制的,丹麦人称之为“维也纳甜饼”。

所谓“丹麦金”(Danegeld)最初是指法国和英国君主为免遭劫掠而支付给维京海盗的钱财,现在泛指任何在被胁迫的情况下支付的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