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5在线百科
文明和领袖
玛雅

领袖:

特色单位:

特色建筑:

玛雅

历史

玛雅人最初在公元3至10世纪期间定居于现今墨西哥、危地马拉和伯利兹境内,由拥有共同文化与共同信仰的许多独立小王国组成。玛雅文明的确切起源已经无人知晓,有据可查的第一个玛雅定居点建立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玛雅诸城邦由农业文化前的小部落逐步发展为大范围的城市体系,依靠完善的农耕技术生产大量粮食用于自身消耗和贸易。尽管一部分定居点出于未知原因,在公元1000年左右纷纷衰落了,剩下的许多城市依然继续繁荣发展,直到16世纪遇上西班牙征服者。

地理与气候

玛雅定居点主要集中于今天的危地马拉和伯利兹,以及墨西哥境内的尤卡坦半岛——包括坎佩切州、尤卡坦州和金塔纳罗奥州。玛雅人居住的地形变化极大:既有山峦叠嶂的高地、苍翠繁茂的湿地,又有干旱少雨的低地,地貌的多样性自然也包括了从繁密的热带雨林直到空旷的大平原。

玛雅领土内的热带雨林区不仅给玛雅农业提供了多样的植物和动物种群,也带来了对别的地方来说很稀缺的充沛雨水。在雨林中,超过100英寸的年降雨量一点也不稀罕。被雨水充分侵润过的土地,可以将降雨集中到由石灰石堆砌而成的储水池中,当地人称为天然井。

玛雅历史的时期

关于玛雅人的起源有很多理论,但直到最近50年以来,才由考古学界的中美洲史研究者们拼凑出一条早期文明发展的时间线。由于缺乏文献资料,早期对玛雅的研究局限于猜测之中。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之间,对玛雅文献的解密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对玛雅文明史的研究才重新活跃起来。

玛雅文明的发展历程可以被分为几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前古典时期,古典时期,以及后古典时期。在前古典时期,第一个聚落被认为是在公元前2000-1500年之间形成。那时玛雅人的祖先刚从狩猎民族转化为定居的农业民族。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早期聚居点组建演化为更加复杂的社会。新的社会不仅仅包括了更加精密的农业生产和贸易活动,也包括了艺术和建筑上的伟大成就。

玛雅文明的高峰期大约是在公元250-900年之间,亦即古典时期。在古典时期中,玛雅产生了许多现在被认为是玛雅标志的制度,开始向独立的城邦演变,每一个城邦都拥有祭祀他们的神和国王的巨型城市。

在后古典时期,玛雅南部的一些重要城市开始衰落,并且出于某种未知原因,一些最伟大的城市被抛弃了。但是玛雅北部的一些城市依然继续繁荣,直到下一个千年。

玛雅文明的重镇

虽然玛雅各城邦共享统一的文化,这些巨大的玛雅城市都是强悍的独立政权,相互之间因领土、贸易和政治争端而不断爆发战争。但虽然在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所有玛雅城邦又都致力于向周边地区扩展他们彼此融合而又各具特色的文化。

玛雅的卡米纳尔胡尤被认为是美洲最古老的城市,从公元前1500年起到公元1200年,卡米纳尔胡尤一直是为数众多的玛雅民众的家园。上个世纪在这个城市的遗址附近进行了数十次考古发掘,显示出这座城市可能是这个地区黑曜石和玉器的主要产地,同时还有超过100座坟墩和各式建筑遗迹出土。遗憾的是,由于19世纪到20世纪中附近地区的商业发展,这个城市的遗址已经被彻底摧毁,目前只剩下部分残桓。

埃尔米拉多则是另一个玛雅大城市的典型。这座城市繁荣与公元前600年到公元100年左右。埃尔米拉多不仅有众多人口,更出名的是它的古代高速公路系统,在玛雅语里被称为“白道”。白道是玛雅贸易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负责连接起定居点内的各建筑以及城外的贸易中心。犹如今日的公路系统,白道四通八达,不仅仅建立在大城市之间,也延伸到一些不稳定地区;最长的一条白道将古城市科巴和60英里(96公里)外的一座稍小的城市雅旭纳连接起来。

提卡大概是古典时期的最著名城市,它是强大的提卡城邦的首府。在提卡城邦的极盛期,提卡人时常对周边城邦发起激烈的攻击。提卡的历史大概有2000年,拥有大约10万人口。提卡还有一个比较不为人知的创新之处,城市里有一个天才的储水系统,即“浅洼地”,可以在下雨时候收集从城市建筑墙壁上流下的雨水。

奇琴伊察是玛雅现存的最后一个大型聚居地,同时也是保存得最完好的一个。奇琴伊察占地大约2.5平方英里(6.5平方公里),包含有各种风格的玛雅建筑,包括大型的阶梯形金字塔、数个球场、以及装饰精美的寺庙。

古典玛雅的衰落

在接近9世纪左右的时候,出于不明的原因,许多玛雅最南部的聚居点进入了一个快速衰落的阶段,这段时期被命名为后古典时期目前对于抛弃这些城市的原因存有很大的争议。比较流行的说法包括人口密度过大、环境破坏、战争和疾病。他们中间的每一个看起来都是合理的,但目前看来更可能是二种或多种原因共同起作用促使了人民的迁移。

在南部的城市纷纷被抛弃的同时,玛雅北部的城邦依然在继续成长。奇琴伊察是大衰落之后的受益人之一,它在后古典时期迅速发展强大起来。奇琴伊察的繁荣持续了数百年,直到它在1300年左右,陷入了一场与近邻玛雅潘城邦的可怕的战争中。玛雅潘城邦和乌克马尔、科巴城邦一起构成了后古典时期的玛雅城邦。

社会阶层

玛雅从未被统一为一个帝国,而是像希腊城邦那样,作为许多独立小城邦的集合体存在。玛雅城邦之间的社会阶层是相似的,大约从公元前3世纪起,玛雅建立了世袭制度,直到没有合格的继承人为止。国王与王亲还有其余高层人士一起组成了社会的最上层——贵族。贵族之下是祭司阶层,他们负责教导国王、引导人民和主持各种祭祀。在这些统治阶层下是占绝大多数人的“普通人”——农夫、手工业者和一般劳工。最底层的则是奴隶阶层,主要来源于战争和囚犯。

农业与狩猎

在缺乏新鲜水源的情况下,玛雅人学会使用了数种利用肥沃土地进行种植的技术。一种叫做“栽培地”的植物轮作系统在多个中美洲文明中都被采用,但对玛雅人来说尤其起效。栽培地体系是一种间隔种植几种不同的作物的轮作体系。一般来说,在这个轮作系统内,耕地连续耕种了两到三年后,需要六到八年的休耕来进行恢复。耕地上种植的作物主要包括玉米、南瓜和豆科——它们被合称为“美洲作物三姊妹”。

玛雅人不仅是能干的农夫,同时也是技艺高超的猎人和渔夫。玛雅人依靠一些工具就可以杀死驯鹿、野兔乃至一种雨林中特有的野猪。玛雅人还会使用一种新颖的投矛工具——按玛雅语发音为“阿特拉特”——玛雅人在战争和狩猎中都使用它们。“阿特拉特”的本体是一只木质的柄,一端有一个机关。这只长矛(或者说标枪)首先被平放,依靠投掷者的自然运动,机关的弹力就会使长矛就会以很高的速度被投掷出去。据说“阿特拉特”射出的长矛能达到100英里(160公里)的时速,这无疑让玛雅人更有信心对付更大和更快的猎物。

祭祀活动

和其它所有多神教主宰的社会一样,玛雅人祭祀的神系众多,为首的是造物主伊察。祭祀的重点是天空神系,尤其是天空之神阿皋和月亮女神伊其谢尔。玛雅人也有主宰天气、作物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神。当文明发展到后期,农作物变为生存关键的时候,玉米之神变得尤其重要。

根据他们掌握的天文学和历法知识,玛雅人每年举行数次祭祀活动。玛雅也和其它美洲文明一样使用活人献祭,但他们的做法要轻微得多,活人献祭仅在特别重要的仪式上使用。玛雅人认为活人献祭可以提高人口的繁衍能力,他们的做法是将祭品扔入活水水渠中去祭祀雨神察阿克。奇琴伊察有一个著名的浅洼地,在这里无数活人被献祭于古典时代。

玛雅人也和其它中美洲文明一样玩一种宗教仪式式的球类比赛。比赛用的是一种实心橡胶球,重大约5到10磅,参赛者试图用臀部将球击入一个垂直利于上空的篮圈中。这种比赛分为娱乐型和仪式型,有时也被用来解决领土争端,当然失败一方的下场很可能就是死亡。

玛雅文化

在玛雅文明的巅峰期,玛雅艺术家们创造了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主要类型是在石头或是玉上留下的复杂雕刻,而且每个城市的工匠还在他们的作品里留下了自己地区的独特印记。玛雅人还用热带雨林中的独特产物调制出了一系列的色素和颜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玛雅蓝”。玛雅蓝是一种靛蓝燃料的衍生物,十分鲜活生动,在玛雅衰落、欧洲殖民者来到美洲大陆的时期传入了欧洲。

玛雅建筑中最出名的当属阶梯金字塔,即使在玛雅文明的末期,也有一批阶梯金字塔被建起。正如名字所言,阶梯金字塔由多层递进式平台构成,最顶端是平的,便于举行宗教仪式。一般认为阶梯金字塔是建造在事先垒好的土堆之上的,或者是自寺庙改建而来,并且根据玛雅的日历周期,每个金字塔都可能被重修多次。位于尤卡塔半岛的奇琴伊察的那座阶梯金字塔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它代表了玛雅政府当年的高超内政水准。

玛雅的书写系统经常被认为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类似。玛雅文字在玛雅境内许多地方出土,对玛雅文字的破解也在上个世纪逐渐成功,从中可以窥见玛雅文化的方方面面。虽然有证据表明玛雅人曾经用树皮或者兽皮把装订成册,但绝大部分这样的书册都在西班牙殖民者入侵的时候被烧毁,因为西班牙人认为这是异端书籍。

玛雅历法

玛雅文化里有许多值得大书特书的方面,但最有名的成就大概是他们独特的历法系统,玛雅历法的用途也是长期以来学术界争论的对象。长计历就是这个复杂的历法系统中的一员,除长计历外,还有两种历法系统也同时被采用,分别是哈布历和卓尔金历。

2012世界末日的说法就来自于长计历。玛雅人用长计历来作为记载人类历史的历法。根据长计历,人类社会起源于公元前3114年8月11日,终结于——按某些末日论者的说法,是毁灭于——2012年12月21日。末日论者认为这个历法是玛雅人用来预言世界末日的,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这只不过是长计历一个周期的结束和下一个周期开始的日子,与世界末日毫无关系。

虽然知名度更低,但哈布历和卓尔金历都是和长计历一起使用的历法。哈布历是一个365天的历法,代表一个完整的太阳年。卓尔金历则是260天为一循环,主要用在农业和祭祀上。

殖民入侵与衰落

西班牙人的到来迅速摧毁了剩下的玛雅北部城邦,虽然在今天的墨西哥和中南美洲还仍有许多玛雅人存在,但他们的文化和历史没有在西班牙征服者的侵略中保存下来。从16世纪初期开始,西班牙人开始往尤卡坦半岛派遣探险家,试图在那里建立一个永久定居点。但是玛雅人分散的城邦社会给西班牙人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为西班牙人无法一次性击败玛雅人,而必须逐步征服每一个城邦。西班牙人最终花费了近200年才完成征服玛雅的计划。

征服玛雅地区后,西班牙人多次尝试将玛雅人转化为天主教信徒。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一次是由尤卡坦主教区的西班牙大主教蒂亚戈·德·兰达主持的。德·兰达进行了一次异端审问,将玛尼城邦中的玛雅神像和全部玛雅典籍都付之一炬,以根除玛雅人自己的信仰。虽然德·兰达的这次行为在现代遭到普遍指责,还是有一些历史学家试图为他辩护,因为他自己存有一份手稿,里面详细记载了他亲身经历的玛雅宗教仪式和语言。

当代玛雅

现存的当代玛雅人大约有700万,生活在今天的墨西哥、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境内,大部分人都保留有部分独特的文化遗产。虽然他们操持着20多种不同的语言,当代玛雅人依然共享同样的文化和传统,同时也共享着古代玛雅人的遗产。

逸闻

玛雅的祭司同时也承担着医疗方面的职责,他们的药方包括从各种草本植物到“发汗浴”,类似于今天的桑拿。

现代玛雅女性传统上会穿着一种叫做“惠皮尔”的女式长衫。惠皮尔有着明亮的颜色和独特的设计,每个村落都有其不同的织法、色调和花纹。根据惠皮尔可以判断出穿着者的家乡。

玛雅被认为是热巧克力的发源地。可可豆产自玛雅领土,它们被晒干以后,混合上当地出产的其他香料,泡在热水里饮用。